环球新消息丨日本拆比亚迪的背后 我们应该警觉什么
发布时间:2023-06-20 08:20:59 来源:爱卡汽车

日本拆比亚迪的背后 我们应该警觉什么

[爱卡汽车 爱卡独角SHOW 原创]

说到日本人拆车研究的习惯,其实由来已久。在2022年,日本汽车公司与日本民众瞧不起中国车的行为截然相反,他们开始拆解中国汽车,并且越拆越焦虑。近日,日本规模最大的出版社—日经BP社拆解了一台比亚迪海豹,并且对拆解内容撰写了一本书,售价不菲,标价880000日元,折合人民币4.5万元,主要面向工程师,并且买了书后还可以去拆车的地方参观研究。而如果同时购买在线服务,价格则高达132万日元,折合人民币是6.74万。书中内容包含了比亚迪e3.0平台、三电系统、CTB车身结构一体化等等,对比亚迪的三电技术高度肯定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而事实上,这已经不是日本人第一次公开拆解中国品牌的汽车了。早在去年5月,日本NHK电视台就拍摄了一期专题节目来介绍来自中国的神车—五菱宏光MINIEV。这款车在2021年卖出了39.5万台,但起售价还不到3万元人民币,让日本人感到危机四伏。而此次日本人拆比亚迪并且出书,背后透露的则是日本汽车产业的焦虑。这次拆解比亚迪都拆了啥?不拆“蔚小理”,不拆长城吉利,为何要拆比亚迪?本期《爱卡独角SHOW》,我们来聊一聊日本人拆车的故事。

01、日本这次都拆了啥?

从外网曝光的图片来看,这次车拆的是非常彻底,整个车几乎只剩了框架,车门、前后杠等外观零件全部被拆除,车内的座椅、饰板、电子线束等也均被掏空。在拆解的过程中,每拆解一个部分,就用相机进行记录,并对拆下来的零部件进行分析。他们甚至还细心地将零部件归类,整理成一个表格。

结果发现,除了搭载被称为“刀片电池”的新型结构车载电池和集成热管理系统外,车载电器元件的集中控制,比亚迪也都是遥遥领先于各大车企。最为核心的电池、电机等三电技术,在书中统统被详细分解,尤其是比亚迪独有的CTB一体化车身,直接被日经BP社定义为“必看内容”。

作为汽车强国,日本拥有丰田、本田、日产等多个全球顶级品牌,日系车在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先地位无需多言,尤其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,其出色的技术、成本控制与市场运营能力,是世界汽车工业学习的典范之一。

事实上,逆向研发是主流车企的常规操作。燃油车时代,最初的日本车企也是靠模仿,拆解了当时不少的美系和德系车,到后来的韩系拆解日系,国产拆解日系、德系等等,通过拆解学习对手的优势,来提升自身实力,是行业内的普遍共识,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。来到新能源时代,日系车起开始研究国产新能源汽车,从侧面也证明了国产新能源弯道超车的成功,以及日本汽车产业的焦虑。

02、其实拆车习惯已久

其实不必惊讶日经BP社的这波操作,因为这不是日本第一次拆解中国品牌的国产车。去年,日本NHK电视台就拍摄了一期专题节目来介绍来自中国的神车—五菱宏光MINIEV,当他们拆解了一辆五菱宏光MINIEV后,惊呼其成本控制能力太出色:全车竟然没有来自日本制造的零部件,其主要零部件均来自中国:电池是宁德时代的,马达是宁波双林的,电容器是湖南艾华的,只有极少部分来自德美(德州仪器、英飞凌),但没有一个是来自日本制造的零部件。

更让日本人震惊的是,他们将整个拆卸过程做了详细的成本分析,13.9kWh的锂电池成本价格为0.9万元,除此之外,还有电机、电控系统,空调、内饰以及车载软件与售后服务,总共合计2.69万元。相比售价,算下来这款如此便宜的小车,还能剩下11900元的利润。

这里有人不禁要问,汽车工业如此发达的国家,为何要对五菱宏光这样的廉价车型入手呢?事实上,这与日本国土用车习惯大为相关。日本的道路狭窄,以及日本停车空间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,微型车等K-CAR在日本一直很畅销。按照日本的车辆分级,停车需要停车证明,但长度不超过3.4米,宽度不超过1.48米,高度不超过2米的微型车就可以不用提供证明。也就是说,从日本的政策来看,是鼓励消费者购买微型车的,这样就能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,避免停车位与道路资源的紧张。而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,微型电动车便逐渐进入到日本消费者的视野中。

这也是为何日本人会有针对性地研究五菱宏光,是因为看到了五菱宏光造出来的微型汽车不仅在中国市场畅销,而且也很契合日本人的需求。而宏光MINIEV在日本的售价还不到日本本土企业制造的微型车价的一半,相当有竞争力。

而拆解完成后,更让日本人感到担忧的是五菱宏光控制成本、制造廉价汽车的潜力与能力,如果进军日本本土,会给其本土厂商造成巨大压力。而在去年10月就传出五菱宏光MINIEV要进军日本市场的消息,但从今年来看,五菱迟迟没有动向。比亚迪先下手为强,其ATTO 3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,也给日本车企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感。

新任丰田社长佐藤恒治在业绩大会上也表示,将大力加强纯电动汽车业务,2026年前将推出10款新的纯电动汽车车型,到2026年使其电动汽车的年销量达到150万辆。而2022年丰田汽车共销售1048万辆,其中纯电动汽车仅有2.4万辆。如此来看,丰田距离这一目标还非常遥远。因此,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汽车巨头要想做好电动汽车,就必须要向行业内优秀的玩家学习。在目前,纯电汽车领域,销量最好的两大巨头,只有

特斯拉

与比亚迪。

日本这次都拆了啥?

03、不拆“蔚小理”,不拆长城吉利,为何要拆比亚迪?

为何偏偏要拆比亚迪呢?

最主要的原因,是造车基因的认同。

拆解的这本书的序言中便给出了答案。日经BP社此前曾对全球热门电动车,如日产聆风、

特斯拉Model 3

Model S

大众ID.3

等车型进行了拆解。此次对比亚迪海豹的拆解原因很简单,比亚迪的基因与日本车企非常接近。虽然日经BP社此前也拆了特斯拉,但日本人认为,特斯拉的风格与日本车企的基因相差甚远,日本人要学特斯拉的成本太高,转型的难度更大。

特斯拉的优势基因在于软件,特斯拉是软件定义汽车的集大成者;拆完特斯拉的车,日本人发现软件是特斯拉的核心能力,这种软硬件的融合能力,是日本人眼下想学但学不来的。

比亚迪与特斯拉恰恰相反,比亚迪的特点是硬件几乎全产业链自给自足,是一家机械感很足的厂商,新能源时代的三电技术恰恰就类似日本在燃油车时代的“三大件”技术,这种基因的吻合,让日本人对比亚迪产生了浓厚的好感。

回顾燃油车时代,日本车企本身强在于精密制造,从发动机、底盘、变速箱,到众多汽车零部件,全球几乎所有车企都离不开日本制造,皮实耐用的日本制造,无论是

奔驰

宝马

奥迪

还是

保时捷

,都非常青睐。但拆解完比亚迪和五菱宏光后,发现车上几乎没有来自日本的零部件,这就充分证明了比亚迪的核心优势也是制造。可以说比亚迪的成长路径与燃油时代的日本车企不谋而合,即自己掌控造车的几乎全部零部件,这恰恰是日本车企学的来的。

因此在日本人来看,特斯拉的崛起是日本人所无法阻挡的,但比亚迪的领先,是日本人在未来可以反制并且反超的。

另外一个原因在于,比亚迪的产品特点、定位与销量目标和销量路径,与燃油车时代的丰田颇为类似。在日本人看来,它很可能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丰田。

从销量增长势头来看,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主打20万级别市场,它要侵蚀的便是丰田的市场份额,这无疑让日本人感到非常焦虑。而这种焦虑恰恰在中国市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。

04、不能掉以轻心,日本人的认真很可怕

要知道,日本人的认真,是“变态”级的。日本人不会屈服于任何一个曾经的弱者实现反超,何况反超的还是中国车企。

怎么办?拆你,研究你,打败你。

在日本人拆车的过程中,学习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是学习的过程中,日本人一定在思考你的短板与弱点,在合适的机会将你的产品进行反制。因此,对于海外市场而言,崛起的道路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,比亚迪的市场地位,在未来很快便会与丰田正面交锋,比亚迪需要提前布局。更何况,以丰田为首的日本车企将纯电汽车的研发下注在了中国,这样不仅可以借助中国新能源汽车完善的产业链为捷径,还能把中国生产的丰田纯电动汽车出口到海外,日本人的算盘也是一举多得。

反观国内,从前不久长城公开刁难比亚迪等“家丑”可以看出,国内的众多对手同样在盯着比亚迪,比亚迪一旦存在重大的产品隐患,便会在致命的时机被对手无限放大,而这种问题要是被海外的竞争对手所拿捏,好容易在海外市场所积攒下来的品牌与口碑,可能会瞬间崩塌。

因此,虽然日本人拆车卖书是件值得自豪和炫耀的事,但是比亚迪仍需在产品及质量层面加大投入,以保持技术的领先和质量的过硬。别忘了,日本在燃油时代的技术壁垒、在氢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、以及多年混动技术的领先,积攒的实力随时都会爆发。

全文总结:日本专利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对2010年至2022年纯电动汽车(EV)充电和电池更换专利方面累计申请数进行统计后发现,中国企业以4.1011万项排在首位,达到排在第2位的日本企业的1.5倍。数字是惊人的,也是可喜的。

苹果有多狠?这家科技公司赚取了手机行业85%的利润。即使全世界的苹果手机都是富士康生产的,但是苹果的技术以及iOS系统,仍旧是全世界科技企业的技术壁垒。汽车行业亦是如此,如何把自己的技术壁垒做到日本人拆了车也造不出来,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国产新能源车企需要努力的方向。

精彩内容回顾:

比亚迪香港4家门店3小时内连遭破坏

加速进军海外!比亚迪的征途是星辰大海

它的“快”很优雅 赛道试驾比亚迪海豹

不拆“蔚小理”,为何要拆比亚迪?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