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七则:受用一生的处世智慧|世界时讯
发布时间:2023-02-11 18:38:32 来源:中华书局

《论语》常读常新。我们参照辜鸿铭、钱穆、杨伯峻、李泽厚、李零,以及近期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薛仁明、甘霖等解读《论语》的图书,从处世智慧角度,辑取语录7则,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朋友共勉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不被人理解

1、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

他人不了解我,我却不恼怒。

不恼怒还不够,怎么办呢?

方法一,别管他,把自己做好,顺势而为。

方法二,试图去了解他人,自然也就能被他人了解。

《论语译注》(简体字本),杨伯峻著

终于知道要做什么了

2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

什么时候能随心所欲呢?其实不必等到七十岁,确立价值观、不受外界干扰、尽人力听天命、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,人的精神世界依次达到这几种状态,就可提前“随心所欲”了。

琴歌盟坛,孔子圣迹图

人在群体中

3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

君子是团结,而不是勾结,小人是勾结,而不是团结。区别在于是用精神信仰来凝聚人心,还是用利益关系来凝聚人心。

4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

君子既能发表不同意见,又能保持群体的和谐,小人看起来同意所有人的意见,其实内心有自己的算盘。在人群中,结党营私,一定会引发怨恨,对人、对己危害都大。 

《丧家狗:我读〈论语〉》,李零 著

要快乐,还是要长久

5、知(智)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

聪明的人喜欢水,高尚的人喜欢山。聪明的人活跃,高尚的人沉静。聪明的人享受生活,高尚的人延年益寿。

如何面对伤害

6、以德报怨,不如以直(值)报怨,以德报德:

用“等值”的东西回报怨恨,用“超值”的东西来回报德行。在面对伤害时,人一定要有原则,否则,一来,伤害会变本加厉,二来混淆是非,德行得不到彰显。

三全本《论语·大学·中庸》,陈晓芬、徐儒宗 译注

远离这几种人

7、乡愿,德之贼也。

总是顺着人家的意思说话,不讲是非曲直,只求与人平安无事的人,才是破坏道德的人。

一个地方若破坏了道德环境,就不会出现良行了,“乡愿”危害确实大。

(统筹:一北;编辑:思岐)